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这一新规的出台,标志着“零添加”将成为预包装食品行业的历史。
此前,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以“0添加”等为卖点的饮料成为市场新宠。然而,新规的实施将终结这一现象。新标准明确规定,对于食品添加剂、凤凰联盟下载污染物,以及法律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或不应存在于食品中的物质,不得使用“无”“不含”等词汇及其同义语进行声称。这意味着,0添加、0防腐剂、0色素等表述将不再允许使用。
那么,此次新规中的禁止“零添加”表述是否会对“0糖”饮料形成影响呢?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0糖”在法规上是有定义的,在此次的新规调整中不受影响,“0糖”饮料依旧是消费者的较优选择。
“0糖”属合规的营养声称,脂肪和糖属于营养成分,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中有明确规定。不同食品可以根据营养素含量的特点使用含量声称,如低脂、低糖、无糖等。钟凯称,实际上标准禁止的更主要是针对食品添加剂、农残重金属等可能造成误导的“0”。对于另有规定的“0”并无影响,比如国家标准已经规定过的营养声称,像0糖、0脂、0能量、0乳糖等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除了对“0糖”饮料的影响外,新规还对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修订后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营养成分表中强制性标示内容从原有的“1+4”基础上增加为“1+6”,即在原来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的基础上,增加了饱和脂肪(酸)、糖两项内容。而其余营养素如维生素、钙、铁等矿物质由企业自愿标示。
“糖”被列入强制性标示范围,也是许多关注健康的消费者的心愿。根据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食品中糖含量0.5g/100g或100ml就能标注为“无糖食品”。钟凯称,0糖是法规上有定义的,简单说就是没有糖或者糖含量极低,完全可以忽略。
虽然有了全新的要求,但消费者依旧不需要担心食品添加剂的问题。钟凯表示,食品添加剂是经科学风险评估后认为安全的物质才让用,既有所谓的人工合成也有天然物质。到目前为止,没有因为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导致消费者健康受损的情况,大家还是需要对基于科学的管理措施有信心。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2022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由31.2亿元增至199.6亿元,预计2025年达615.6亿元。未来,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随着技术的发展,添加无负担、对健康无影响的代糖,成为无糖饮料的首选。
“代糖”指的是能够替代传统糖类以提供甜味的物质可划分为人工合成与天然提取两大类,其中天然代糖进一步细分为糖醇类及植物萃取类。例如常用的人工代糖包括安赛蜜、阿斯巴甜;常用的天然代糖赤藓糖醇、凤凰联盟下载甜菊糖苷等。如果以赤藓糖醇为例,可以发现它的甜味与蔗糖尤为相似,几乎可以说很难分辨,但实际上它的热量却要低上许多。也就等于在保留了甜味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人体对糖分的摄入,不会引起血糖升高。既享受到美味,又兼顾了健康,深受消费者和高端饮品厂商青睐。
放眼当下,纯净水依然是最好的饮品,含糖饮料也并非完全不能喝。但对于糖分的摄入依然值得每个人去注意,控制好摄入量,就是对自身健康的把关,相信无糖饮料会成为更多人夏日畅饮的首选。